當下的快樂、珍惜每一刻~呂尹琮&廖美玲
呂尹琮及廖美玲,是一對待人很熱情的夫妻,尹琮現在是協會裡的專職人員,太太美玲白天是馬偕的醫檢師,到了下班時間及假日時就是協會裡陪伴著病友的快樂志工。
當初他們是因為父親及兒子身體不好,美玲父親是肝腫瘤,兒子則是腎不好,他們夫妻倆為了心愛的兒子,花費了不少時間及金錢,將公司頂給別人,就是為了能專心幫兒子治病。跑了各處的醫院,不管是大醫院還是小醫院,不管醫生是否權威,能找的都找遍了,甚至去參加世界性的靈修大會等….,但似乎還是沒什麼效果,尹琮說那時真的只有「絕望」二個字可以形容,但在最後一次的機緣之下,經由朋友介紹來到了協會。
尹琮先去協會參觀,他看到了協會裡的「旋轉氣功」,因為他曾為了小孩學過不少的氣功,但似乎沒有協會裡的旋轉氣功讓人有原動力,讓他看了很感動,那種發自內心的感動,於是他加入了協會,同時也帶著太太進入協會,這一進就是五年!五年裡他們因為陪伴病友(同修)讓他們二個學到不少,發現就算生了病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,生了病也是可以很快樂的。雖然那些病友們還是會有壓力及恐懼,但因為有這些志工們的陪伴,他們一一的敞開心胸,對病痛不會看的那麼重,一切順其自然。所以他們對於兒子的病也漸漸看的很開,從當初的失望、絕望到現在的充滿希望,他們對於能進入協會都感到很快樂很開心!
尹琮、美玲對協會有一種奇妙、說不來的感覺的感覺,很溫馨、向心力也很強。美玲說,協會是很奇妙的地方,協會並不是營利事業的公司,可是它卻偏偏能生存下來!那股向心力讓大家能凝聚一起,每個人到了協會就有溫馨的感覺。大家們都願意坦開心胸講彼此的過去,彼此互相扶持,聆聽著每個人訴說自已的過往。因為這樣,讓尹琮和美玲可以感受到協會就像一個大家族,覺得每個人都是他們自己的家人,這是一種很溫馨的感覺。他們感覺到協會是很快樂的、是很想去的、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想去協會。看到協會裡的同修,從開始進協會時的眉頭深鎖、疑問到現在自然的快樂,似乎沒有病痛的快樂,這一切都是協會給的力量。待久的癌友還會協助剛進的病友們,在一旁陪伴的志工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,因為這一份愛,他們在協會裡一待就是待了五年。
「當下的快樂」、「珍惜每一刻」,是尹琮、美玲看待自己現在生命的方式。尹琮本來事業很大,但因為發生兒子身體不好的變故,讓他慢慢接受這樣的情況。而美玲在協會裡5年,剛開始的注意力都是放在兒子身上,兒子想要什麼她就盡量給,兒子身體不好,她覺的很愧疚,多麼希望她能代替兒子生病。因為這樣,進入協會前段時間,幾乎都在顧著兒子,到了後段期間,漸漸把注意力轉移到協會的同修,才發現同修是何等的勇敢,他們是多麼的快樂。
美玲覺得很多人都將志工高估了,其實志工就是很單純的陪伴病友。一方面陪伴,一方面也跟著同修們學習,彼此互相的學習!他們在協會看到許多癌友來來去去,讓他們很感慨。原來到協會並不是全都是快樂的,還是會有感傷的一面,當好朋友先走了,而且是很快的走了,讓尹琮及美玲措手不及也感到世上真的很無常!
今年(2007),尹琮將自己的腎移植給兒子,過程並不是非常順利,父子倆在病床上痛苦了一段時間,美玲在這段時間不辭辛苦的照顧他們。美玲說:她無法感受到他們有多痛苦,只聽到他們說很痛,所以她就盡心力的去照顧他們。出院後,尹琮更能體會珍惜的感覺,珍惜當下、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每個時間,因為與家人在一起時是最幸福的,而且人生無常,誰都不知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。美玲覺得這是上天給的一份禮物,端看自己如何去看待這份禮物,既然遇到了就應該更勇敢的去面對,這也是她在協會裡與同修彼此學到的想法,真的真的要好好珍惜現在!
(20070508高惠雯、劉筱珍訪談撰稿,王愷整理修正)